“唯論文”現象是近年教育部重拳治理的高校學術界痛點之一,近日,教育部印發《關于破除高校哲學社會科學研究評價中“唯論文”不良導向的若干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明確提出“十不得”的底線要求,從提高思想認識、樹立正確導向、嚴格底線要求、優化評價方式、加強學風建設、健全長效機制、開展專項整治等方面作出全面部署,進一步健全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術規范和評價體系,推動高校加快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
10個“不得”的底線要求,即:不得簡單以刊物、頭銜、榮譽、資歷等判斷論文質量,防止“以刊評文”“以刊代評”“以人評文”。不得過分依賴國際數據和期刊,防止國際期刊論文至上。不得為追求國際發表而刻意矮化丑化中國、損害國家主權安全發展利益。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引用率和影響因子等指標與資源分配、物質獎勵、績效工資等簡單掛鉤,防止高額獎勵論文。不得將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導師崗位選聘、人才計劃申報評審的唯一指標。不得把SSCI、CSSCI等論文收錄數作為教師招聘、職務(職稱)評聘、人才引進的前置條件和直接依據。不得將在學術期刊上發表論文作為學位授予的唯一標準。不得將學歷、職稱等作為在教育系統學術期刊發表論文的限制性條件。不得多頭評價、重復評價,嚴格控制涉及論文的評價活動數量和頻次。不得盲目采信、引用和宣傳各類機構發布的排行榜,不過度依賴以論文發表情況為主要衡量指標的排行性評價。
《意見》強調,要優化評價方式,堅持分類評價、健全綜合評價、探索多元評價、推行代表性成果評價、完善同行評價;要加強學風建設,弘揚馬克思主義學風、加強學術共同體建設、加強科研誠信建設、堅持學術不端“零容忍”、加強學術期刊建設和管理;要健全長效機制,落實高校在學術評價中的主體地位和自主權,激發學術創新創造活力,正確理解破除“唯論文”不是不要論文,正確看待SSCI、CSSCI等相關引文索引的作用與功能。
《意見》要求,各地各高校要針對10個“不得”組織“唯論文”問題專項整治,開展學風教育和警示活動,重點自查自糾是否存在評價指標單一、評價使用功利、高額獎勵論文、抄襲代寫論文、非法買賣論文、學風建設虛化、學術權力異化等突出問題。教育部將及時總結推廣各地各高校經驗做法,同時對落實不力、問題嚴重的單位,視情采取約談、通報批評、公開曝光、責令整改等方式予以嚴肅處理。(記者 劉佳)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今年高校畢業生就業受到了沖擊。不過,教育部高校學生司副司長吳愛華近日透露,根據國家統計局統計數據,截至今年9月1日,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要好于去年。
11月25日,哈密已是天寒地凍,最低溫度達到零下10℃,但50余位來自全國各地及新疆本地的文旅領域的專家、學者、企業家熱情高漲,他們此次是受到新疆生產建設兵團第十三師的邀請,參加第二天(26日)舉行的東天山文旅融合發展高峰論壇,為第十三師的文旅產業融合發展探索新思路。
近日,2020年度交通運輸行業重點科研平臺主任聯席會議在蘭州召開。
12月11日,管城區十八里河中心小學開展了冬季校園安全隱患大排查,切實加強冬季校園安全穩定,及時發現并消除安全隱患,構建平安和諧校園環境。
學生到食堂買飯,最怕的就是打菜的阿姨手抖,尤其是看到肉肉在勺上滑落,不少學生的心里自是萬般糾結。
為了進一步培養了青少年的課外興趣愛好,提升青少年動手能力和創新能力,12月7日下午,鄭州市管城回族區十八里河街道南劉莊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開展繪畫公益課堂,
北風習習,暖陽相伴。12月10日下午,十八里河街道劉灣豆腐文化美食節在劉灣村運動廣場拉開帷幕。
為弘揚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豐富基層人民群眾文化生活,推動基層文化惠民活動蓬勃開展,
為讓社區居民提升家庭綠色環保的理念,2020年12月9日上午,在管城區婦聯的支持和指導下,
12月10日下午,鶴壁市中級人民法院第九黨支部應邀到鶴壁職業技術學院電子信息工程學院,開展“學好用好民法典,推進全面依法治國”聯合主題黨日活動。鶴壁中院第九黨支部干警王亞麗以《生活中的民法典》為題,作了一場深入淺出的法治講座。